儿子不到1岁确诊孤独症,她坐在儿子课桌旁陪读五年半,成为儿子班里的第45个学员,“护星”妈妈刘丽囡一路陪同着儿子生长,也协助成百上千的家长走出心思窘境。
4月1日,“国际自闭症日”前一天,记者来到市南区澄海路的“星使”心思咨询室,见到了45岁的“护星”母亲刘丽囡。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成为“护星”妈妈
2003年学习社会作业专业的刘丽囡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市残联作业了两年,看到那些自闭症的孩子,她心里萌发了许多的感受。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一个这样的孩子的母亲。
2009年儿子出世,但很快一个凶讯打破了她成为母亲的欢喜。
八九个月大的时分,儿子仍是没有宣布任何有意义音节的痕迹,浑身软软连绵,坐的姿态摇摇晃晃还直不起背。不到一岁,儿子就被确诊了发育迟平缓孤独症(也叫自闭症)倾向。其时大夫把一帮实习生叫过来说,“你们看,这便是典型的孤独症,这个孩子从进来开端就对人没有任何反响。”
不肯承受这个现实的刘丽囡想尽全部办法进行干涉医治。开端给他按摩,调整饮食,请1对1的专业教师进行练习。在进行高压仓医治时,孩子一进高压仓就开端哭。听着声嘶力竭的哭声,大人也是疼爱得不可。“这种医治办法太遭罪了,咱们就抛弃了。”刘丽囡一家又开端想其他办法。
2岁的时分孩子被送到专业组织,进行爬、走、跨过等练习。刘丽囡也使用全部时刻,带着孩子读绘本,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
虽然如此,做了这么多尽力,败尽家业地去干涉,3岁的时分孩子仍是被正式下达了孤独症诊断书……
在儿子3岁到5岁时,刘丽囡带着他在城阳承受专业练习,学习恢复常识,这些都需求家长的密切配合。本认为渐渐会好起来,但是等到了上小学的时分,刘丽囡仍是发现儿子和同龄的孩子差了一大截,听不懂、坐不住、语言表达不可、动作也做不到位……白日要全天跟着,晚上孩子还会夜醒,一两点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之前刘丽囡一路学习、作业都是佼佼者,也是很要强的特性,拖着这么一个孩子,什么都没有了。“孩子怎样办?我怎样办?和社会脱节这么久了又该怎样办?”这一刻刘丽囡感到了深深的失望。
陪读五年半,成为儿子班里的第45个学员
虽然心里备受折磨,但是看着孩子对自己的信赖,刘丽囡没有抛弃,下定决心把8岁的儿子送进一般校园。没想到,报导的第一天,孩子一进门就坐到教室中心,把鞋子脱了,反常的行为引起了我们的留意。教师说先把孩子领回去,今后只需孩子来,你就跟着来。就这样,刘丽囡成为一名陪读妈妈,在儿子的课桌旁,一坐便是5年半,成为班级里的第45个学员,孩子们都知道2017级有个陪读的阿姨。
在陪读的进程中,刘丽囡能感遭到孤独症的孩子跟一般孩子不是一个国际的,儿子小学的作文满是背的,有一些竞赛孩子爽性就不做了。为了给儿子自傲,刘丽囡就陪着儿子去参加,让儿子尽或许地去参加团体活动。热心肠的她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久了,也都了解了,孩子们的在校状况她也帮着家长反应。
2014年的时分,一个偶尔的时机,在朋友的引荐下刘丽囡触摸了心思学,她意识到自己的境况未必是消灭,或许也会有一些亮光能够照进来。2015年她开端学习考证。教师安置的作业里有一项是每天一篇一千字的研修笔记,坚持90天。但是刘丽囡足足写了8个月,在每天的朋友圈里更新。因而被一家组织开掘去做了案牍修改,由此她知道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星妈”,和“星妈”们有了更多的沟通。
送进特别校园,“孩子或许就要一辈子跟着我了”
尽力过了,接收成果。这些年,儿子的医疗费用花了上百万了,本认为孩子仅仅走得慢一点,但是也能墨守成规地走下去。没想到2022年孩子进入青春期,睡觉问题再次复发,身体呈现抽动,被逼休学。
刘丽囡再次遭到冲击,之前的尽力如同都白费了。无法之下,只能让孩子抛弃学业,想着只需他身体健康、心态平缓就能够了。所以刘丽囡在初中今后把儿子送进了特别校园。她渐渐承受了自闭症是无法治好的终身妨碍,是不或许改动的现实,或许改动的是自己对不同生命特质的了解办法、支撑办法。
刘丽囡说自己就像牵着蜗牛漫步,一向在与命运宽和。后来她意识到人生的每一步路都不白走,就比方在哺育孩子的进程中,她深深地感遭到孩子的改变为她带来的欢喜和冲击。而这些履历也成为她做心思咨询的重要营养。
在近十年的心思咨询执业进程中,她的来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在后天生长进程中遇到窘境的孩子和他们背面的家庭,让刘丽囡看到了作为爸爸妈妈,观念和信仰的重要性,无论是焦虑郁闷心情仍是惧学厌学的状况,那都是孩子和家长在一同生长中遇到的课题。有了好的心态、正确的方向、活跃的举动,看起来很难熬的一段韶光,会成为后来生命进程的准备和祝愿。要信任孩子,更要陪同孩子一同生长。
刘丽囡说“星妈”也不是单枪匹马,许多同命相连的家长会以不同的办法结识、互相支撑鼓舞。孩子呈现了什么症状怎样缓解,吃哪些维生素等弥补剂,我们都热心共享经历。
孩子每天两点一线,作为家长都期望他们能多伸出自己的触角,多看看这个国际。“自己不拧巴,孩子也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乐意测验。”刘丽囡说。
建立自闭症家长群,把苦楚转化成养料
这些年,她一向陆陆续续为孩子写哺育日记,记录着他的改变。比方,儿子自动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等。日子中的那些小小的闪光点、前进点和改变点,都让她看到了一个生命生长中的夸姣和感人。
从前的艰难困苦也为她积累了丰厚的履历,让她能够在家长群中共享自己的育儿经历,这也是一份助人的资源。
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喜爱和家长对着干,有的成果一下就掉下来了,家长就很无措,特别的焦虑。“这些家长不像我,我从儿子5岁的时分就开端接收了孩子要一辈子跟着我的现实了。”
但是从曩昔的深陷苦楚到现在的自洽平缓并不是一个简略的进程。
现在的她每个下午和周末服务来访者,办理着两个自闭症家长大群,里边有近千名自闭症孩子家长,每天线上线下服务于有不同需求的孩子和家庭。她把那份无法避开的苦楚转化成本身生长和滋补别人的养料。现在,她已协助了成百上千的家长走出心思窘境。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春燕)
女儿欣欣确诊中重度自闭症3年后,来自山东泰安的孔丽丽办了一家以她的姓名命名的特教幼儿园,作为她6岁的“生日礼物”。原本仅仅想自己的女儿有地可待、有学可上,但在触摸了全国各地找上门来的“失望”的家长后,...
国际卫生组织夏炳均博士呼吁:心身灵同调,构建中西医协同干涉系统人民日报社评:2025年4月2日在第18个国际自闭症日之际,《人民日报》以专题报道方式,深化分析中医情志疗法在孤独症干涉中的共同价值,并征...
□徐文燕(湘潭大学)近来,两位母亲带着两名孤独症孩子在请求机场绿色通道后,被东航以“影响其他旅客”为由拒载。终究,他们转乘另一航班,在签署免责协议后,飞向西安。值得一提的是,他们4月2日由西安飞往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