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徐慧瑶
李女士的父亲逝世后,她想要取出父亲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却由于没有相关文书根据被回绝。申述银行至法院后,丰台法院终究承认李女士仅有承继人身份,判定银即将其父李某名下的存款支交给李女士。近年来,此类案子逐步增多,仅有承继人如遇到此类状况,可通过诉讼方法来获得相关遗产。
李某和刘某系夫妻关系,二人婚后生育一女李女士。刘某已于1999年病故。2020年,李某在一家银行开了一张活期存折,并连续存入10万余元。2021年,李某逝世。李女士作为仅有承继人,要求该银行向其付出李某名下储蓄存款本息,但遭到了银行的回绝,李女士以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由诉至法院,要求银即将李某名下账户内的存款给付李女士。
被告银行表明,根据其规则,关于储户逝世的,承继人应当持有公证书或许法院收效判定进行金钱支取或销户,原告没有相关文书根据。银行更无法判别承继人身份。银行是依照规则要求原告供给相关文书,假如法院作出判定,银行能够帮忙原告处理取款。
李某生前没有对该存款立有遗言、遗赠抚育协议,其遗产依法应依照法定承继来承继。终究,法院承认了李女士仅有承继人身份,判定银即将李某名下的存款支交给李女士。现在该案已收效。
据法官介绍,被承继人逝世后,仅有承继人在处理承继事务时,相关事务单位出于危险躲避的考量,一般要求仅有承继人有必要供给公证文书或司法机关出具的收效法律文书以下降引发后续危险的或许。但随着此类案子逐步增多,银行等组织现已开端简化程序和削减约束以便当承继人收取遗产。2021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告诉规则,对低于5万元的产业能够由申请人进行直接申领。而关于5万元以上的大额存款,依然依照本来的规则履行。
法官主张,年事较高的白叟在保证银行账户安全的前提下,将自己财物状况奉告值得信任的家人或书面列明。特别独生子女家庭,白叟能够考虑提早缔结遗言,提早对其身后事进行妥善组织。假如遇到与李女士相似的状况,仅有承继人能够申述金融组织,要求金融组织向其付出被承继人的存款或其他金融产业。此刻,法院在查明原告仅有承继人位置后,会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撑,判令金融组织向该仅有承继人付出被承继人的遗产。